banner
全部新闻 行业热点 鹰筑动态
News Center
新闻动态

莫言故乡拟种万亩红高粱投资6.7亿打造旅游带

发布时间:2012-10-19

2012年10月18日02:39  新京报
16日,莫言老家所在辖区高密市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主任范珲想好了该如何劝说莫言的父亲同意修缮莫言旧居。“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你不同意不一定管用”。

  而范珲发愁的是如何种出万亩红高粱。在莫言的家乡,由于收益太少,高密当地的农民已不种红高粱。如同血海一般连绵不绝的红高粱早已成为记忆中的景象。

  “我估摸着一年要投入一千万”,范珲说,“钱从哪里来?”

  不过,他说自己丝毫不会犹豫,“赔本也要种”。

  游客拔莫言家的萝卜

  高密酒桌上有了一条新规矩。

  莫言文学馆馆长毛维杰说,最近高密人在一起聚会,第一杯酒,肯定是“先为莫言老师获奖干一杯”。

  高密诗人李丹平说,高密再也不是以前的高密了,“它是中国的文学高地,国家的圣地”。

  “圣地”的中心是莫言家的老屋。

  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土坯屋,五间房,狭小,逼仄,堆满了灰尘和杂物。正屋里有一台收音机,是莫言结婚时买的。这是屋里最值钱的电器,“第二值钱的就是手电筒了”。

  一拨拨的人进来,转不开时会默契地排队照相。莫言的院子里种了一行胡萝卜,被踩得七倒八歪。有人在墙边发现了山药豆。两三个人跑过去摘了起来。

  妈妈跟女儿说,把山药豆煮了吃,明年咱也拿诺贝尔奖。莫言的二哥管谟欣站在一边,脸上看不出表情。

  等管谟欣离开,一个游客从地里拔出一根萝卜,塞在衣服里。出了门,拿着萝卜向村民展示:“莫言家的萝卜,莫言家的萝卜啊。”

  这个院落在2010年就被管委会纳入修复计划。范珲画好了图纸,找好了水泥,莫言的父亲管贻范担心打扰村民,又不喜张扬,给莫言打了电话,这件事情就此搁置。

  到如今,一切似乎都不可避免。

  项目需要投资6.7亿元

  15日,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拿出了弘扬红高粱文化,打造半岛特色旅游带的计划书。

  这是一个需要投资6.7亿元的项目。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红高粱文化休闲区,红高粱影视作品展示区,胶河沿岸景观带,以及乡村度假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红高粱文化休闲区,将会种植万亩红高粱。在几天前,他们提出的还只是2000亩。

  范珲对这个项目颇有信心。“借莫言的东风。”虽然胶河治理这一项,他认为就要花费近两亿元。

  他希望能够成为政府的项目,再加上社会资金的投入,“三年一定能建成”。

  范珲也担心收益,尤其是万亩红高粱。

  在高密,农民不愿再种红高粱。管委会曾经为了鼓励农民种红高粱,每斤高粱补贴一块钱。第二年,即使补贴,也没有人种了。

  现在要种一万亩红高粱,只能采取每亩地补贴一千块钱的方式,“把本先给农民”。一亩地一千,一万亩就是一千万。“这一千万先要扔出去。”

  目前,高密市旅游局也根据莫言的旧居在设计自助游和乡村休闲游线路。高密市旅游局局长王剑智想好了几个高密旅游的新口号,“三贤四宝,莫言家乡”。他说,整个山东的旅游口号也可以改一下,“一山一水一圣人”改成“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文豪”。

  回应

  高密称是个人想法 莫言说别当真

  对于上述报道,人民网记者18日致电高密市政府办公室询问相关情况,接听的工作人员显得十分为难,表示目前还没有任何与莫言相关的安排得到确认,而上述的万亩红高粱蓝图也只是“一些地方可能有的计划”。该工作人员说,莫言文学馆在多年前就已经建成,而莫言旧居是否也将建设成景点,现在还未决定。

  市委新闻中心的王姓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万亩高粱地只是当地管委会负责人“个人的想法”,“尚未经过任何的科学论证”。

  原始报道中,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已于15日拿出了“弘扬红高粱文化,打造半岛特色旅游带”的项目计划书,但工作人员说,这可能是媒体的夸大报道,目前还没有任何文件提交上来。他表示,如果有任何计划,也要先与莫言和其家人协商才能确定。

  而莫言18日在北京出席座谈会时表示,此前说想用奖金买房子只是玩笑。而对家乡准备种植万亩红高粱的消息,莫言表示,“很多消息风风雨雨,我都没听过,不可当真了。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有的是误传,有的是开玩笑,各种情况都存在。”